体重要轻 芒果体育监管要重

2025-04-02 21:03:57
浏览次数:706
返回列表

  芒果体育“这些年胖了30多斤,前阵子体检发现多项指标不正常,就想着快速减肥芒果体育。”近日,郑州市民张玉(化名)向记者反映,她在网上联系了几家减肥训练营,“包吃包住”“无效退款”等条款看起来相当诱人,但实地考察后发现,一些训练营的运动强度让她难以接受,还有一家与她简单沟通后便催促缴纳定金,让她心里没底……

  3月28日9时,记者在航空港区的一家减重训练营看到,教练公布前一天的减重冠军后,80多名学员按照示范集体做运动前的拉伸,随后学员在动感单车区和器械区开始锻炼。训练营墙壁悬挂的一条条横幅上,标注着不少“成功减重50公斤”的学员姓名。

  教练王小伟(化名)介绍,在该训练营,根据肥胖程度和训练周期的不同,个人费用从3980元至25000元不等,其中涵盖了训练、餐饮、住宿、场地意外险等支出。

  “在遵守营地规定的前提下,大部分人可以如期达标。对于未能达标的情况也会与会员协商,选择免费延期或部分退款等方式解决。”王小伟说。

  在记者走访的几家减肥营中,许多学员感觉效果良好。很多学员也反映,虽然短期内体重有所下降,但一旦离开训练营,由于难以自律等多种原因,体重迅速反弹。更有甚者,由于过度训练和饮食控制不当,导致身体出现各种健康问题。

  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国内各地的减重训练营约有1000家。记者进一步了解到,不少减重训练营的运营模式和价格区间与上述情况大同小异,但实际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却存在不小的差异。

  在抖音、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,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的“入坑”经历:不考虑每个人的身体状态和承受能力,每天重复几种高强度运动,饮食清汤寡水;部分训练营存在隐性收费问题,以低价或免费项目诱导学员缴费后,额外收取训练设备使用费、高价生活用品费;还有的在签约时设置“霸王条款”,使学员无法满足退费条件……

  点击百度,输入“减肥纠纷”几个字,与此相关的搜索结果竟然高达71个页面,罗列了近千个减肥纠纷案例。

  一是伪科学产品泛滥,虚假宣传“套路”升级。社交媒体上,“躺着瘦”“一周暴瘦10斤”等话术吸引眼球,实则暗藏健康风险。二是服务野蛮生长,安全底线失守。其中,减肥训练营是重灾区。三是医疗手段滥用,严重危害消费者健康。

  “减肥相关行业迎来快速发展的同时,也为一些不法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。”北京炜衡(郑州)律师事务所律师侯莉向记者表示,消费者应避免被种种噱头吸引而掉入消费陷阱芒果体育,应保留好相关证据,如合同、发票、付款记录、宣传资料等,向消费者协会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或举报,必要时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
  数据显示,我国减肥市场规模已突破700亿元,现有减肥相关企业3.43万家。

  减肥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众多商家的涌入,行业竞争日益激烈。在这种情况下,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,不惜采用非法手段进行竞争,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,更为减肥骗局的滋生提供了土壤。

  2023年5月,短视频博主“翠花要逆袭”在陕西华阴一家健身训练营参与训练期间不幸离世;2024年3月,山西的林先生在西安一家减肥训练营从动感单车上滑落后不省人事,后不幸离世……在媒体报道中,时有减肥训练营学员猝死的案例。此外,因滥用处方药、非法进行吸脂手术、添加违禁药物而引发严重后果的事件,也不时见诸报端。

  侯莉表示,为了防范减肥骗局,我们需要从消费者自身、市场监管和行业自律等多个方面入手,共同努力。

  “对于一般人而言,首先还是应建立科学的减肥观念。”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(东院区)内分泌与代谢病医学部副主任赵艳艳向记者表示,对大多数人来说,减肥是个长期生活方式重塑过程,切忌急于求成而被人误导,“毕竟,体重管理的导向是健康管理,一味追求掉秤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、内分泌失调等问题,绝不能以牺牲健康为代价,换取所谓的‘骨感美’。”

  业内专家建议,为维护消费者健康,多方联动打出治理市场乱象“组合拳”势在必行。如监管部门可利用AI溯源、区块链存证等技术破解违法隐蔽化难题芒果体育,电商及社交平台也需强化技术监管芒果体育。政府部门也可推动医院与社区联动,扩大科学减重服务覆盖面。(记者 赵大明)返回搜狐芒果体育,查看更多

搜索

51La